**职业技术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
2018年12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1.专业名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2.专业代码: 560702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56) | 汽车制造(5607) | 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维修业(O81) | 汽车维修工(4-12-01-01) | 汽车机电维修 服务顾问 | 汽车维修工、1+X证书 |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汽车服务业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汽车构造、控制原理以及诊断等知识和检测工具运用等技术技能,能够从事汽车维护、保养、故障检测与维修等工作,面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服务相关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
思想政治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美育知识和健康高雅的审美意识,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职业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身心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工作、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挫折和压力,能够进行心理调适和情绪管理。
2.知识结构
人文社会知识:掌握文学、历史、哲学、艺术、法律等基本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物理、数学等基本知识。
工具性知识:掌握应用文写作、外语、计算机基础等知识。
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制图与识图、汽车机械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知识;掌握汽车构造、汽车动力系统、电气系统、车身系统、底盘系统等的结构、原理等相关知识。
3.能力结构
通用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
专业技术技能:具有识别汽车系统总成及元件的能力;具有选择和使用汽车维修工具及检测仪器的能力;具有汽车各系统总成及部件拆装、检查和调整的能力;具有汽车机械及气压、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具有汽车电气、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等。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一) 主要公共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学分 | 授课学期 |
1 | 思想道德修养 | 24 | 1.5 | 1 |
2 | 法律基础 | 24 | 1.5 | 1 |
3 | 思想政治理论 | 64 | 4 | 2 |
4 | 军事理论 | 24 | 1.5 | 2 |
5 | 实用英语 | 180 | 12 | 1、2、3、4 |
6 | 体育健康 | 62 | 4 | 1、2 |
7 | 计算机基础 | 60 | 4 | 4 |
8 | 应用文写作 | 32 | 2 | 3 |
9 | 高等数学A | 60 | 4 | 1 |
10 | 创新创业 | 32 | 2 | 3 |
11 | 中华传统文化 | 32 | 2 | 2 |
课程内容及目标:
1、思想道德修养
本门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2、法律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的宪法、民商事法律、刑事法律、诉讼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等法律原理的内容,掌握实体法、程序法基本知识,具有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分析和判断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的宪法、民商事法律、刑事法律、诉讼法律、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等法律原理的内容,掌握实体法、程序法基本知识,具有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法律原理,分析和判断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的能力。
4、军事理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我军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使学生掌握战略基本理论,了解世界战略格局的概况,正确分析我国的周边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军事概况,明确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
5、实用英语
本课程主要讲授基础词汇用法、基础语法结构、日常情境英语听说、日常生活应用文写作、日常短文阅读理解、日常段落翻译等内容,旨在全面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及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该课程不仅能帮助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同时为学生储备求职、面试、实习等职业英语知识,为学生后期的专业英语教学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体育健康
主要讲授包括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田径技巧及身体素质练习等内容。通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以及终身体育的相关知识;通过田径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及耐力素质;通过技巧的学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通过身体素质的练习,能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7、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中文 Office办公软件等解决问题的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工作奠定良好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软硬件进行日常维护;能够利用 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及系统设置:能够利用Word创建规范的文档、制作表格、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制作目录、制作个人简历表、进行邮件合并等,具备设计制作综合文档的能力:能够利用 Excel进行数据表格的制作与格式化、图表分析数据处理、査询分析等,具备利用 Excel处理表格的综合处理能力:能够利用 Power Point进行文稿的制作,具备设计、制作职场所需演示文稿的能力。
8、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主要讲解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党政机关公文、工作事务文书学业礼仪文书、经济传播文书、现代电子文书等几大类应用文种的写作方法。通过学习与训练,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各类应用文体的性质、特点、及写作要求,明确区分易混淆应用文体的不同:能针对相应工作要求、及时、准确、有效地进行公文处理以及一股应用文写作:能够准确书写各种相关业务文书并进行应用文的创编:全面提高学生借助应用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高等数学A
本课程主要讲解一元微分学和基础数学实验,具体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及其应用、积分及其应用、数学实验。通过函数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经济数学模型;通过极限、导数、积分等高等数学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计算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数学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创新创业
本门课程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的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11、中华传统文化
本课程讲授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优秀、高尚的民族,中国是光荣伟大的国家。从而由衷地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化解存在于一些人的民族自卑心理,使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光大。
(二)专业课程(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时 | 学分 | 授课学期 | 是否为专业核心课 |
1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 80 | 5 | 2 | 是 |
2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 80 | 5 | 3 | 是 |
3 |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检修 | 96 | 6 | 3 | 是 |
4 | 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检修 | 96 | 6 | 4 | 是 |
5 | 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及检修 | 96 | 6 | 4 | 是 |
6 | 汽车检测设备运用与数据分析 | 48 | 3 | 5 | 是 |
7 |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 40 | 2.5 | 5 | 否 |
8 | 汽车机械基础 | 32 | 2 | 3 | 否 |
9 |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 60 | 4 | 3 | 否 |
10 | 汽车备件管理A | 32 | 2 | 5 | 否 |
11 | 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 | 48 | 3 | 5 | 否 |
12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64 | 4 | 4 | 否 |
课程具体内容及目标: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对汽车总体构造、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发动机及柴油发动机燃油供给、润滑、冷却、进排气、点火、电源及起动系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及发动机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部件的结构关系等相关知识。具有正确认识、选择和使用工量具对汽车发动机及各系统部件进行拆装、检查和维护的能力。
2.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对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及转向系统等构造与维修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底盘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用等知识,具有汽车底盘零部件的拆装能力、检修能力以及机械系统的故障诊断能力、修复能力。
3.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检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通过汽油发动机进气控制系统、燃油控制系统、点火控制系统、排放控制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共轨系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油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组成、控制原理和功用(各传感器、执行器等)等知识,了解柴油发动机控制原理,具有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仪器对发动机各电控系统进行常规维护和故障诊断、对各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电控元件进行性能检测和拆装更换的能力。
4.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检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蓄电池及检测、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灯光与照明系统、仪表与信息系统、喇叭及雨刮系统、附件电路、防盗系统、空调系统、巡航控制系统、车辆安全系统(SRS系统)、无线电波及接收天线、音响、导航及驻车辅助系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电气与电子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故障诊断方法知识,具有拆装、检测和修复汽车电气系统的主要部件,分析汽车典型电气系统工作过程的能力,具有识别汽车电气系统的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的能力。
5.汽车底盘控制系统及检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汽车自动变速器、电控制动系统(ABS、EBD等)、电动转向系统、电控悬架系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底盘各电控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功用等知识,具有正确操作底盘各电控系统、正确选择和使用工具仪器对底盘各电控系统进行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与维修的能力。
6.汽车检测设备运用与数据分析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汽车检测仪器使用、发动机数据流检测与分析、汽车专用示波器使用与波形检测分析、汽车尾气检测与分析、汽车安全及动力性能检测与分析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常用汽车检测设备相关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运用检测设备对汽车进行检测及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等能力。
7.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底盘和电气系统的故障检修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各系统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排查思路和方法等知识,具有正确识别汽车典型故障、科学分析故障原因、合理制定维修方案并运用恰当的仪器设备对车辆进行检测和修复的能力。
8.汽车备件管理A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通过对汽车备件基础知识、备件采购、存储管理、库存管理、拣货作业、业务管理和索赔管理等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配件的编号规则、汽车常用材料的分类与鉴别、汽车配件的采购与运输、汽车配件仓库管理、汽车配件销售、汽车特约保修索赔流程及索赔范围等相关知识,具有正确根据配件编号对汽车配件进行仓储、出库及销售管理、根据库存情况对配件进行采购的能力。
9.汽车空调系统及检修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通过对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汽车空调系统的类型、功能、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知识,具有对汽车空调系统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能力,具有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10.新能源汽车技术
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通过讲授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纯电动汽车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基本原理与元件拆装、其它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汽车辅助系统、新能源汽车使用与维护等内容的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新能源汽车基本结构原理,具有新能源汽车操作、使用、维护保养及基础检测能力。
11.汽车机械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常用材料,公差配合,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等内容,掌握汽车常用材料的性能及使用特点,公差配合,汽车常用机构的类型、结构和工作特点,汽车常用机械传动方式、液压传动方式、结构特点和原理等知识。具有正确使用汽车材料,正确分析零部件间的公差配合和汽车常用传动机构运动方式的能力。
12.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电工常用工具、基础电路与元件、汽车用强电等内容,掌握电工常用工具使用方法、电工安全操作规范、汽车电路基础元件作用与原理、电路元件常用图形符号标识、基础电路组成等知识,具有正确使用电烙铁、万用表、汽车专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工具、正确识别和检测汽车基础电子元件、正确分析汽车基础电路的能力。
七、教学进度与总体安排
备注:专业平台课程用▲标注,专业核心课用★标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要求 1.本专业专任教师总数、实践教师的数量与比例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专业教师8人,教学指导教师4人,外聘教师3人。 2.具有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 具有企业经历的专任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在70%以上。 3.职称结构 专业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各2人,其中6名教师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5%。 4.年龄结构 平均年龄为35岁。 (二)实践教学条件的配置要求 1.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发动机维修、汽车底盘维修、汽车电气维修等13个校内实训室,实训室面积共6100平米。实训室面积、设备设施等条件能够与课程体系要求有效对接,满足实训教学标准需要,为实现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本专业主要的实训室情况如下: 序号 名称 (面积平米) 主要实训设施及条件 功能说明 对应课程 班数标准 1 汽车维修接待实训室(200) 汽车维修接待展台、汽车保险展台、汽车配件实训室、汽车维修客户休息区、汽车系文化长廊 1.汽车维修接待流程训练 2.汽车保险销售模拟训练 3.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模拟训练 《汽车保险理赔A》 《汽车备件管理A》 2 2 汽车仿真模拟 实训室(200) 电脑40台、配套桌椅40套、多媒体投影设备1套、交换机及附属设备1套 1.汽车各系统模拟训练 2.技能培训与鉴定 3.新能源汽车模拟训练 《新能源汽车技术》 2 3 汽车保险理赔实训室(150) 保险理赔仿真模拟软件、现场查勘沙盘、事故车辆、交通施工绘图软件、保险查勘常规设备仪器 1.汽车保险与销售与接受咨询 2.设计车辆投保方案 3.出具报单和相关文件凭证,4.对事故车辆能够进行现场查勘、评估 《汽车保险与理赔A》 2 4 汽车配件实训室(150) 配件模拟教学软件、配件柜、零配件,电子标签、工作台 1.汽车配件库存管理训练 2.汽车配件货架摆放训练 3.汽车配件库存盘点训练 4.汽车配件采购计划制订 《汽车备件管理A》 2 5 发动机维修实训室(450) 大众发动机15台、丰田发动机15台、别克发动机6台、维修工具40套、 丰田新车型发动机20台、启动台10台,常用工具20套 1.学生职业技能培训、考证 2.对外开展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和鉴定 3.发动机机械系统拆装、维修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维修》 4 6 电控发动机维修实训室(500) 丰田电控发动4台、CIF发动机4台、时代超人发动机6台、本田雅阁发动机实验台2套、天籁发动机实验台2套、混合动力教学系统1套、专用工具4套 1.电控发动机各系统拆装、诊断 2.开展对外技术培训与服务 3.技能培训与鉴定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及检修》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4 7 汽车底盘实训室(600) 汽车电子转向实验台2台、电控悬架1套、后桥2套、前桥2套、手动变速器6台、总成若干、本田雅阁与天籁底盘系统各1套、君威自动变速器4台、凯越手动变速器6台 1.底盘各系统分析诊断能力培养 2.技能培训与鉴定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5 8 汽车电气维修实训室(350) 带局域网解剖实训车辆、空调实验台8台、CAN系统2套、示教板若干套、全车电器实验台套组、VR软件、SRS气囊碰撞试验台架、本田雅阁电气实验台1套、天籁电气实验台1套、凯越电气试验台2套、君威电气实验台2套 1.电气系统检修能力培养 2.舒适系统诊断能力培养 3.技能培训与鉴定 《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检修》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3 9 汽车整形维修 实训室(500) 车身校正仪1套、电子测量系统1套、烤房1套、工具若干、多功能铝车身修复机1套、电焊机1套、抛光机1套、自动调漆设备1套 1.整形与修复训练 2.调漆与喷涂训练 3.技能培训与鉴定 4.对外车辆服务 《汽车钣喷技术》 3 10 新能源整车维修实训室(350) 新能源整车、北汽纯电动整车实训系统、比亚迪纯电动整车实训系统、丰田混合动力整车实训系统、实训台架、教学软件、举升机、充电桩 1.高压电器防护、维修、诊断 2.新能源汽车拆装训练 3.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 《新能源汽车技术》 2 11 汽车整车维修实训室(200) 大众迈腾整车实训系统、丰田卡罗拉整车实训系统、丰田凯美瑞整车实训系统、大众丰田日产等专用诊断仪 1.汽车总装技能 2.装配基本技能 3.发动机装配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汽车维护保养实训》 2 12 ASEP项目实训室(800) 威朗整车实训系统、别克君威整车实训系统、诊断仪、通用车系专用工具 1.通用汽车维保 2.通用汽车检修 《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汽车维护保养实训》 4 13 新能源汽车实训室(200) 新能源汽车转向、空调系统实训台、新能源汽车低压电工考核实训台、新能源汽车专用诊断仪、新能源汽车专用工具套组、比亚迪纯电动整车实训系统 1.动力电池维护、维修及保养 2.电控系统维修 3.整车故障诊断 《汽车维护保养实训》 《新能源汽车技术》 2 2.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与16家企业深度合作,拓展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研讨、教师挂职锻炼等需要。 合作企业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经营管理方式,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员工队伍。企业能提供实践教学场地和兼职指导教师;能够提供与本专业对应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岗位,合作企业参与实训教学与顶岗实习管理,能够提供实习学生的学习、劳动保护、安全管理和食宿安排等方面的条件。 3.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选用优质教材,禁止不合格的教材进入课堂。学校应建立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汽车制造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主流汽车品牌相应车型的维修手册、电气与电子工艺手册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类技术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专业学术期刊。 (3)数字教学资源配置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4.教学方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 5.学习评价 严格落实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加大过程考核、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健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化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与考核评价。 6.质量管理 严格毕业要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结合学校办学实际,进一步细化、明确学生毕业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确保学生毕业时完成规定的学时学分和教学环节,结合专业实际组织毕业考试(考核),保证毕业要求的达成度。 九、毕业要求 学生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修满152学分,并按照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实施条例》完成素质教育学分,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方可毕业。 十、相关说明 制定人:*** 制定部门:*** 制定时间:2018年12月 实施时间:2019年8月